2017年12月18日
|
星期一
|
看!绿水青山与金山银山相得益彰,好一幅美丽的云岭画卷
2020-08-17 12:53:02 来源:云南发布

“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”

这句朴实生动但又意义深刻的话

构成了“两山”理论的核心思想

并对中国经济社会发展

产生了巨大影响


2005年,时任浙江省委书记的习近平同志在湖州安吉首次提出“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”的发展理念。

2017年,“必须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”被写进党的十九大报告。


十五年来

“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”的“两山”理论

已成为重要的治国理政理念

它如同一颗绿色的种子

播撒在人心之中

也深植于云岭大地

1_副本

云南

是我国西南生态安全屏障区

长江经济带建设生态涵养区

和边境民族地区和谐稳定的生态缓冲区


这里的海拔高差6000余米

“一山分四季,十里不同天”的景象

别具特色

2

阳宗海风光  阳宗海融媒体中心供图


这里江河纵横,湖泊遍布

拥有40余个高原湖泊

水域面积约1100平方千米

总蓄水量1480.19亿立方米

3

曲靖山林中的野生猕猴  杨峥摄


这里的生物多样性居全国之首

坐拥“植物王国”“ 动物王国”“药物宝库”

“香料之乡”“天然花园”等桂冠

微信图片_20200817125059

迪庆州普达措国家公园  云南省林业和草原局供图


这里的森林覆盖率达到62.4%

地级城市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率超过98.1%

湿地保护率超50%

好山好水好空气的美誉名副其实

6

普洱打造生态茶园  普洱市委宣传部供图

打造“美丽”标签

打好“绿色”品牌

走好“生态”发展之路

云南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

思路一变天地阔

观念一转气象新


牢固树立和践行“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”的发展理念,云南把生态环境保护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,争当全国生态文明建设排头兵。

牢固树立和践行“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”的发展理念,云南将建设中国最美丽省份融入高质量发展的各领域。

牢固树立和践行“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”的发展理念,云南全力打造世界一流的“三张牌”,让“绿色”成为产业转型升级、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鲜明底色。


良好生态是云南的宝贵财富和突出优势

也是推进云南高质量跨越式发展的重要支撑

云南以绿色发展

推动产业转型升级

实现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

协同共进

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

注入更多绿色内涵

由此产生的美丽蝶变

正给彩云之南各族群众

带来实实在在的获得感和幸福感

7

2015年,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云南时指出,良好的生态环境是云南的宝贵财富,也是全国的宝贵财富,一定要世世代代保护好,并明确要求云南加强生态文明建设,争当全国生态文明建设排头兵。今年1月,习近平总书记再次考察云南时指出,只要坚持生态优先、绿色发展,锲而不舍,久久为功,就一定能把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。

8

2019年,云南出台《关于努力将云南建设成为中国最美丽省份的指导意见》,围绕生态美、环境美、城市美、乡村美、山水美“五美”的目标,落实最高标准、最严制度、最硬执法、最实举措、最佳环境“五最”的要求,谱写好美丽中国建设的云南篇章。

9

2018年,云南省委、省政府作出全力打造世界一流绿色能源、绿色食品、健康生活目的地“三张牌”的战略部署。

立足清洁能源优势,通过大力发展水电及新能源产业,将进一步把云南省绿色清洁能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和发展优势。

依托云南高原特色农业,发展高端的“可追溯”种植养殖业,延长产业链,打造云南特色的“绿色食品牌”大有可为。

通过三次产业协同发展的方式,针对市场需求,发挥云南生物多样性优势,从种养加工到研发生产,规模化发展生物医药产业,云南的大健康产业前景广阔。

10

释放生态红利,探路绿色崛起。立足云南独特优势,精准把握云南省情中最基本、最重要的特质,日前,云南出台《关于加快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的决定》,以绿色为基调,绘就未来15年现代化产业发展蓝图。

11

彻底转变“环湖造城、环湖布局”的发展模式,彻底转变“就湖抓湖”的治理格局,彻底转变“救火式治理”的工作方式,彻底转变“没有钱就不治理”的被动状态,云南通过实施 “一湖一策”治理,落实河(湖)长制,打好“八大攻坚战”等措施,九大高原湖泊保护治理取得显著成效。《2019年云南省环境状况公报》显示,2019年九大高原湖泊水质稳中向好。

12

近年来,云南充分利用绿水青山的资源禀赋,努力做好生态旅游大文章。大滇西旅游环线的建设,将推动滇西地区护美绿水青山、做大金山银山,为云南高质量跨越式发展作出应有的贡献。

13

从公安、环保联合执法到环保法庭和环境公益诉讼,从制定自然资源资产有偿使用、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、环境损害赔偿等制度,到发布各州(市)绿色发展指数、组织领导干部自然资源离任审计,从在全国省级层面率先发布云南省生物物种名录、物种红色名录、生态系统名录、外来物种名录,到将三成国土面积划定为生态保护红线,云南先行先试,探索生态环境治理体系建设新路。

14

2019年,云南颁布实施全国首个生物多样性保护法规《云南省生物多样性保护条例》,让全省生物多样性保护有了坚实法律依据。如今,云南省90%以上的典型生态系统和85%的重点保护野生动植物物种得到有效保护。通过建立161个自然保护区、18个国家湿地公园、1个国家公园体制试点区等保护地,云南省已经建立了以就地保护为主、迁地保护和离体保存为辅的生物多样性保护网络体系。

15

2021年,《生物多样性公约》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(COP15)将在云南举行,体现出国际社会对云南生物多样性保护的认可。2020年《云南省人民政府工作报告》提出:守护好我们的蓝天白云、绿水青山、良田沃土,让“动物王国、植物王国、世界花园”的美誉更加响亮。


绿水青山不曾改

金山银山次第来

云南

依托天然的地理环境和生态优势

在呵护绿色、追求最美中

走出了一条高质量绿色发展之路

云南,棒棒的!